目前,心脏手术仍是不少心脏病发展至终末期,或药物治疗无效后的唯一选择。各种各样的心脏手术最终的目的均是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本身的创伤和患者心理的担忧往往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康复,很多患者惧怕再次诱发心脏病,故而术后整日卧床导致体质逐渐下降。而另一些患者则无法把握身体情况,过量运动导致心脏病再发。这些都会极大影响手术效果,如何在心脏术后进行合理有效的康复措施是每一个心脏病医生和心脏术后患者都应该了解的知识。
心脏康复主要由五大处方组成: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及最重要的运动处方。合适的运动处方将指导病人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康复运动。运动处方共分为三期:一期院内康复,二期院外早期康复及三期院外长期康复。
一期康复:心脏病患者在入院后脱离急性危险期即可以开始实施。包括支架植入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及其他心脏病术后。及早开始康复运动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促进患者体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一期康复流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包括床上被动运动(被动脚踏车或被动抬腿)---床上坐起----床旁坐位或下地坐椅----站立----床旁行走----主动运动(主动脚踏车、花生球、弹力带)。
这些过程需要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故而也无法长期进行,一般在患者术后一周至数周出院时结束。但此时患者的体力仍未能恢复至日常状态,这就需要时间更长的二期康复进行。
二期康复:一般在心脏患者手术后2-5周进行,在一期康复的基础上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及柔韧性训练等),每次运动时间30-90分钟,共3个月,推荐次数为36次。这期间的活动最好在心电及血压监护下进行以保证安全,患者将在这一期康复中逐渐恢复正常体力,回归工作与生活。并掌握合适的运动方式方法。
在二期运动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合适的运动方法及合适的运动强度,做到有效而不过量。运动一般由轻强度到重强度,时间由短到长。最初可以以每天30分钟运动,分三次,每次10分钟。逐渐过渡到一次30分钟,乃至更长时间。每次运动都应该包含热身、运动及放松三个部分,以防止运动诱发心血管事件。
运动的方式选择根据个体喜好及差异而定,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包括行走,慢跑,自行车(功率车),游泳,健身操,太极拳等等,但尽量避免对抗性运动。阻抗运动可以选择弹力带,哑铃,健身器材等,柔韧训练则以拉伸为主。
运动的强度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情况下,如果有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等测定,可以测得目前身体情况下的有氧阈值及最大氧耗量,运动强度在最大氧耗量的40-80%之间(通常取60%)设置,热身强度及放松运动强度在30%氧耗量设置。最安全的运动方案,需要定期于医院复查后制定。目标心率则是另一个简易的指标,即运动过程中以静息心率(平躺无活动时的心率)增加20次/分为目标,同时应辅助自身感觉轻度用力/劳累至中度用力/劳累。
三期康复即社区或家庭康复,此时患者已通过二期康复可以重新参与日常工作与生活,坚持每周3-5次的合适运动可以防止疾病复发及降低再住院发生率,良好的运动习惯应持续终身,但仍然应谨慎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随时到医院寻求安全的运动指导。
希望看完以上内容后,可以扫清您对心脏术后生活的迷茫,建立起回归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同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真正做到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